中小企业的合同风险有哪些?
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和契约经济,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合同的运用越来越多,与之对应的合同纠纷也越来越多。因此,如何做好合同签订、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,已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管理目标。
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
法律顾问表示,全面准确地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,有助于在签订合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,未雨绸缪,避免风险的发生。
1、审查合作方的基本情况。先要了解对方是否具备法人或者代理人资格,有没有签订合同的权利。否则该合同往往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无效。要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年检资料,不能仅凭其名片、工作证、公章、授权书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。
2、审查合作方有无相应的从业资格。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,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,如果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损失。
3、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。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,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,不能轻信合作方谈判代表的一面之词。
做好对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工作
合同的签订应当采用书面形式,做到用词准确,表达清楚,约定明确,避免产生歧义。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,要字斟句酌,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,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聘请法律顾问律师协助审查,以防患于未然。
1 合同标的物的约定应尽可能的详尽
(1)标的物的名称、型号要准确。
对于多规格产品在与客户协商的时候,要对各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做出说明,同时详细了解客户的需要。避免供需之间出现差错。
(2)标的物要明确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。
法律顾问提示,对企业而言,如果购买的是有商标的产品,要注意对方是否合法拥有产品的商标权;如果是为对方生产、加工产品,就要注意该产品是否会侵犯他人的商标、专利权。同时最好要求对方做出不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承诺约定。
(3) 标的物的数量要明确。
标的物的数量应尽量细化到它最小的计量单位,因为同样的产品,如果它的包装方法不同的话,可能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。
(4)标的物需要包装时,应明确其包装标准,包括外包装、内包装或者填充物的材质,以及对防潮、防火、防撞击的要求等,同时还要确定包装费用的承担方式。
(5)注意列明每项商品或每种商品的单价,而不能只列一个总价。
(6)标的物的交货时间应明确。
2 交付方式条款应明确
如果货物送往本地,要明确约定送货地点,如果货物送往外地,则尽量写明是代办托运,这关系到纠纷处理时法院的管辖。此外,合同中应列明收货方的经办人姓名。施工企业人员的变动较为频繁,当对方更换新的经办人时,应当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委托书。防止对方否认经办人是其工作人员而造成诉讼中的举证困难。
3 质量条款的约定应明确
在合同纠纷中,因为质量问题发生的争议占很大的比例,建议在合同中约定一个明确的质量检验标准。此外,在合同中双方还应就承担质量责任的时间和期限作出明确规定。
4 付款条款应明确约定付款的时间
模棱两可的约定会给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。如“甲方收到货物后付款”应更正为“甲方收到货物后10日内付款。”
5 约定违约责任时的注意事项
(1)注意定金与“订金”的区别。定金是合同担保的一种方式,按照合同法的规定:“债务人履行债务后,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。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,无权要求返还定金;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,应当双倍返还定金。而“订金”在法律上被认定为预付款,不具有担保功能,是不能要求双倍返还的。
(2)定金与违约金不能同时适用。否则就可能与法律相抵触而导致无效。
6 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应具体明确
(1)约定诉讼管辖地,争取在本企业所在地法院起诉。
(2)如果选择了仲裁方式来解决争议时,仲裁条款要明确约定某一个仲裁机构,而且该仲裁机构必须客观存在,否则将导致该条款无效。
7 注意审查修订
对于对方提供的格式合同应注意审查修订,不能完全适用其条款,以免损害本企业利益。